不是所有人都玩儿得了芯片,不是所有人都要星辰大海,本文列举几个老百姓能投资的新产业。(全文2400字)
1、中年认知教育
这是个知识迅速更新迭代的时代,选择大于努力,认知决定选择,决策失误的最重要原因是认知系统陈旧,与社会变化不同步。
中年人做为社会中坚力量,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认知、决策系统尤其重要,但其获得信息的方式堪忧:经验陈旧、身边人局限、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和浅薄化。
中年认知教育包含三大块:一是百科通识教育,目的是建立一个时空四维坐标参照系。二是深度了解自己,知道我是谁、想要什么、能要什么、如何实现。三是建立一套适应变化、即时更新的习惯和机制,当然这尤其难。
这样一所中年大学,能有多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仅仅是流量也不得了吧,尽管只是它一个微不足道的副产品。
2、灵活就业
单一的传统固化就业机制,已经暴露出与快速流变的时代不适应性,劳动力和工作时间等传统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自由人、个体户、平台加合伙人模式正在悄然崛起,第二职业、业余收入、是多数人的普遍需求……
灵活就业本台的本质是将碎片化、即时化的个体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完成一个动态的产业链条。比如某嘀网约车。
传统公司工厂体制有效率,没弹性。产能过剩时代,不生产时的维持成本,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如何做到招之即来,又挥之即去?这是灵活就业平台核心竞争力。
两个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区区一隅的秦帝国如何养得起百万虎狼之师?其耕战一体,农民与士兵频道转换的机制。
二是农村熟人社会,如浙江山沟沟里的小商品隐形工厂,表面是个村子,家家户户却都是车间班组,来活时分工合作,没活时喝酒打牌。
灵活就业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互联网与灵活就业合体是个新鲜事物。
总之,现在急缺这种促进灵活就业的服务商。至于怎么做这个平台,我还没形成系统逻辑,希望你看到能指教一二。
3、大城市周边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
大城市形成和存在的理由有三点:为适应工商业效率逻辑而积累演变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中地嘛!
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让劳动力这个资源权重逐步降低,资本不再像马克思时代那么重视人。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发酵,信息流已经移到线上,商场凋零,电商崛起只是开始,还远不是终点。
跨城市区域分工协作生产销售会成为总趋势,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正在演绎到高潮,最终的结果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有资源突地理限制,被彻底格式化。
另一方面,人口越密集的城市生活成本就越高,自然资源就越稀缺,城市病就越严重,贪婪占有属性让人流向城市,富裕起来之后 ,动物属性让人意识到离不开自然。
综上,我判断,城市化将继续,但大城市已是强弩之末,小城大乡、城乡一体代表未来。在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超大城市城郊,生态宜居的自然资源必将成为稀缺奢侈品,极具投资价值。
青海湖比西湖太湖漂亮干净一百倍,为啥后者比青海湖值钱一万倍?此无他,没人!人多的地方才有财富的江湖。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还想要什么?想活得长,想多吃多占更多的长寿资源。
城郊旅居地产应该会成为一个新消费,一个内循环新产业,晴时进城赚钱,闲时上山闲,被定义为当今之晴耕雨读。
注:我研究旅居第二住宅已经6年,积累各国优秀案例500多例,有兴趣的可搜索历史文章。
4、精神产品研发
实物产品从稀缺时代迅速跨越到过剩时代,人类数十万年的基本生存矛盾,在这最近几十年内解决了。
之所以有大量穷人是因为个体综合竞争力差异和积累,以及强权、分配制度等等。即使如此穷人的温饱层面也是基本有保障的。
饱暖思淫欲, 淫欲不只是上床,而是泛指精神享受,一部好看电影动辄数亿票房,这是物质财富稀缺时代不可想象的。
头条、抖音等新媒体,能在短短三年从零冲上云霄,也说明精神产品井喷式需求。但这是平台工具而不是产品内容,普通人更应从事具体内容的研发和创作。
定义的精神产品研发,绝不仅限于 文化艺术品创作,也不仅限于文艺青年专用。比如古代文化人种地,叫晴耕雨读,叫梅田齐耕,叫耕读传家,他们在乎的不是粮食产量,而是精神疗愈。
精神产品不一定是无形的,甚至应该是依托于实物,否则交易变现就有难度,比如养狗就是一个典型的精神产品,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养人。
5、互助养老产业
官媒统计中国老龄人口现在已经有2.64亿,1963-1978年是人口出生率最高的15年,这批人正在变老的路上,重点还是这批人婚育年龄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政策。谁来给正在老去的60后、70后养老?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啊!
互助型养老几乎是唯一选择,活到老、干到老也几乎是大概率事件。现在开始研究新型养老模式和相关产品应该正是时候,投资这一领域应该是算主流产业吧。
仅以我伺候父母的体验感觉,老人最大需求有三个:一是起码的安全,身边不能离开人,并不是无微不至当残疾人的照顾。二是价值存在感,得有点事做,没用等死可能是这世上最重的刑罚。三是,精神解脱,有勇气直面死亡。费尔巴哈说宗教都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没有死亡就没有宗教。
老人要不要认知教育?要不要去干点力所能及的灵活就业?不为赚钱,只为能忘记老之将至。要不要从事相关精神产品的研发?要不要去有山有水的城郊去颐养天年?
并不是说前面4个产业是在为最后一个做铺垫,而是我想说,这几个产业本身就是相互关联,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这5类新产业其实都是表象层面,其背后的都有深层逻辑,这就是时代技术进步,加人口结构,加地理物候,加社会人文,多因素叠加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
孔子解释“王”这个字,说沟通天、地、人这三者关系达成和谐者谓之王,虽后被证伪,但孔老师讲的有道理,天就是时间概念,地就是空间概念,人就是以人为本。能将诸多客观条件整合利用服务于人,并且达到永续循环,生生不息,就是我理解的王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什么专家学者,综上,纯属我自己的判断,正如第一个讲的中年认知,我本人就是个需要更新认知的油腻中年,所以,此篇的真正目的是与你讨论认知问题,好让我们能优雅一点地老去。
我是张弛,真心希望你能留下你的真知灼见,谢谢你能看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6.com/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