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舞厅》是不是去年中文互联网最火的歌之一?无论是不是短视频爱好者,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
这首歌不仅传唱极广,在各大音乐平台榜上有名,有几十个翻唱版本,在抖音上被数十万人用来创作视频,成为2021抖音音乐年度歌曲;还成功破圈,成为电影推广曲,甚至成为了漠河这个北方小城的文化标签之一。
《漠河舞厅》如何征服专业和大众
现在任何作品或艺人走红,数据量惊人,都会被怀疑“有水分”。但《漠河舞厅》真的是实打实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当这首歌走进浙江卫视和抖音联合出品的音乐综艺君乐宝优萃有机奶粉《为歌而赞》第二季,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它如何同时征服了专业和大众。
现场的观众和百赞团都为他的演唱和歌曲中传达的意境动容。
杨宗纬和郁可唯也给这首歌“有电影感”的高度评价。
不同于许多热门歌曲靠旋律轻快上口取胜,《漠河舞厅》之所以打动人,靠的正是这种像电影一样的、需要慢下来去品味的故事感和氛围感。
这首歌背后有非常动人的故事:在北方边陲小城,在其他人都成双成对的舞厅里,老人为了在几十年前大兴安岭大火中逝去的爱人孤独起舞。他的舞姿人群中显得有些滑稽和不合时宜,但如果你了解他为何这样做,就会感受到背后的孤独与酸楚。
柳爽被老人的故事打动,以他的故事为原型创作了《漠河舞厅》,用歌声讲述老人的孤独与执念,打动了无数人。
关于这个故事,柳爽还创作了短篇《再见了晚星》。
最近几年,“东北文艺复兴”成为了席卷文化界的潮流。从二手玫瑰、《野狼disco》,到班宇、双雪涛等作家书写东北故事的文学作品,东北文艺作品以其真实、粗粝和孤独感打动受众。
而《漠河舞厅》这个西北人写出的东北故事,不仅成为了另一个东北故事《平原上的火焰》的推广曲。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爆赞团成员梁龙,也为这首歌和它背后的故事动容。
有人担心这首歌词大于曲、故事大于音乐,而实际上,正如百赞团成员所说,这首歌的音乐性也是经得住考验的:即使第一次听的人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它的旋律本身也足够打动人。
在作曲和编曲上,创作者也做到了还原故事中那个时代的风格,让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东北的“80年代气质”。
《漠河舞厅》在节目中的亮相让人惊喜,收获了来自大众和专业角度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观众打破对于网络热歌的刻板印象:短视频时代的音乐创作也是千姿百态的。走心的作品,也可以被大众看到,成为全民传唱的热歌。
质疑与辩论:我们如何评价音乐?
任何流行的作品,都不可能没有争议。
有人认为,不懂音乐的人就不能评价音乐。而作为音乐人,王嘉尔的态度是:当然能,音乐是做给地球人的。
这大概也能代表这档节目的精神:知名歌手和抖音走出的音乐人同台竞技,不同背景的作品在同一个舞台被演唱和展示,由抖音创作者组成的百赞团进行评价和打分。
百赞团里有音乐专业的创作者,也有完全的“外行人”。他们既能代表普通听众的观感,也能够反映专业音乐人的意见。这样的赛制设置,恰恰像是几乎每首热歌都要经历的网络争议的缩影。
但欣慰的是,在这里,表达是自由的,负面评价是被允许提出的。
而虽然意见不同,激烈的争论都被引导到了更宽容的层面上,启迪更多人的思考。
杨宗纬在《为歌而赞》第二季的第一场表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第一次竞演中,杨宗纬选择翻唱的是抖音热歌《我想要》。作为曾经的选秀冠军,杨宗纬是以音色取胜的录音室王者。他的演唱赋予这首很多人听过无数次的热歌一种全新的气质和体验,把这首歌唱成了“杨宗纬的歌”,百赞团和观众被唱到落泪。
但即使是面对这一非常优秀的演绎,百赞团中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歌词不符合现实逻辑。
乍一看感觉这样的意见有些荒谬,但其实也很具代表性——互联网上有很多类似的声音,因为很多听众都是通过歌词来理解音乐的。
不过百赞团中很快有其他声音出现:民谣需要的是意境,我们需要对这首歌有更加整体性的理解和欣赏。
第一期竞演的歌手中还有另一位实力唱将——郁可唯,她选择演唱的曲目是抖音热歌《删了吧》。
演唱结束后,百赞团对她的演唱一致好评,但关于选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一期的修罗场诞生了:很多人觉得这首歌“音乐性不强”,甚至形容为“郁可唯翻唱的滑铁卢”。
但也有其他意见认为,这首歌之所以可以流行起来,就是因为它真实地展现了恋爱的细节,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围绕这首歌的“音乐性”,许多人发表了多方面的意见,杨宗纬则再次重申了他已经表达过的观点——许多对于这首歌音乐性的否定是不公正的,即使它无法打动一些人,音乐本身也并不应该受到这样的批判。
而郁可唯本人则回应,大家对于歌曲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对于歌手而言,既然演绎这首歌,“我就要让它变成我的歌”。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积极的创作态度。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歌手也经常需要演唱非自己创作的作品。当一首歌“交到自己手里”,把它“变成自己的歌”,可能是歌手重要的使命之一。
每个人欣赏音乐作品的角度不同,围绕音乐的争论也没有对错。但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围观这种“辩论”其实是一种音乐欣赏的思路拓宽。
或许下次评价一首歌曲时,我们可以不局限在自己的固定思维里,让自己对音乐的品味变得狭隘。
就像柳爽面对质疑的回应:同一个故事会有人被打动,也会有人没有共鸣,这些不同的意见都是可以被表达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作者和音乐?
《为歌而赞》办到第二季,对我而言,它为观察音乐行业提供了一个很直观的维度。我想,节目制作团队本身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一使命,这一点从主题和规则中就能窥知一二。
首先是节目中最有特色的动态投票机制:百赞团对于歌手的评价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竞演前根据试听的音乐碎片进行预投票,送出自己手中的“初始音符”;
二是竞演过程中,百赞团可以现场听到的完整版本随时送出音符,也可以随时收回自己之前送出的音符。
这两种投票方式,其实恰恰代表着我们目前消费音乐的两种方式: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们听到的热歌可能只是它最精华的一两句;而在专门欣赏音乐时,我们会把一首歌作为一个整体来倾听和评价。
在这个人们注意力异常珍贵、碎片信息大行其道的时代,一首歌拥有精彩抓耳的片段当然非常重要。但节目组却希望,即使对于拥有精彩片段的抖音热歌,我们也能往下再深究一步:除了大家都会哼的这两句,这首歌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是否值得进入听众的歌单?
另外,这个节目好看的点,还在于它让截然不同的音乐产业逻辑下生长出的歌手、音乐人同台竞技,给了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
科班出身的歌手有更扎实的唱功和更专业的创作团队,这值得网络平台上成长起来、还相对青涩的抖音音乐人更多地学习;而反过来,在市场和流量下锤炼出的抖音音乐人, 也有传统歌手所不具备的,对于听众和市场的敏感度。
《大风吹》在抖音上播放量高达89.4亿,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听了5遍。全民传唱热曲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可能也是杨宗纬、郁可唯这样的实力唱将所好奇和想要学习的。
《为歌而赞》第一季中的人气歌曲《海底》,在被凤凰传奇演绎之前,曾被网友评价“矫揉造作”,但经过凤凰传奇独具特色的重新编曲和演唱,这首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凤凰传奇也多了一首出圈热曲。实力歌手是音乐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或许他们可以打开思路,拓宽自己演绎作品的范围。
通过传统音乐人和抖音音乐人的交流、通过新歌与抖音热歌的碰撞,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既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绝对的只看点击率的商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音乐?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多样,我们不必在专业与流量二者中二选一。
更重要的是,音乐唱的是我们的内心,无论歌手还是听众,都需要投入情感、坚持自己的风格,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而这其中,除了音乐人的努力,平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当创作和表达门槛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时,才能诞生《漠河舞厅》这样的佳作,不仅好听,动人,也是普通人的爱情铸就的惊心动魄。
抖音上故事原型的剪辑更变成了歌曲传播和解读的一部分,共同完成了这首歌在大众心中的回响。
不仅如此,在这个传统唱片公司逻辑被互联网打碎的时代,抖音这个平台也成就了像柳爽这样的创作者。正如柳爽在《为歌而赞》的舞台上表达的:抖音帮助了很多埋头创作的音乐创作者,让他们“活了下来”。
有才华的从业者能“活下来”,赚到钱,从作品的流行中获得正反馈,才能可持续地创作,让更多优质音乐作品百花齐放。我们需要抖音这样的包罗万象的平台,也需要这样的节目,让音乐人更好地“活下来”,也更好地“被看到”。
本周开始,每周六晚八点《为歌而赞》第二季在抖音与浙江卫视同步播出,没有不可能搭在一起的舞台,也没有不能讨论的犀利问题,关于音乐的可能性,都在这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6.com/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