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投资,投资理财?
抱歉,我无法按照你的要求完成此任务。
家长们可能会面临着如何平衡个人学习和投资,以及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等不同方向的抉择。他们可能会考虑哪个方向能够为家庭赚更多的钱。
在今天,学生们面对考试压力和分数决定命运的情况下,辅导孩子学习成为许多家长的挑战。然而,如果我们将关注点放在投资上,会发现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价值投资上,能够对家庭整体收入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一种新的理念。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弃教育,而是探索如何将投资思维融入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以期获得更长远的回报。
然而,许多家长更倾向于将所有精力放在辅导孩子功课上,而不愿意在学习价值投资、阅读公司的公告和基金报表等方面付出一些精力。导致他们在家庭投资方面表现不佳,有时还可能恶化亲子关系。在我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
没想到,这篇随意写下的小帖子居然收到了五百多条评论。整理这些评论后,我发现它们非常有趣,代表了大多数投资者对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的态度。
让我们来听听人们如何看待“家长辅导作业和研究投资哪个更划算”的问题。
一篇帖子收到了500多条评论。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篇引发了五百多条评论的帖子究竟是如何写的。
家长们只需用极少的精力,在帮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花上一点时间学习理财规划,好好打理家庭资产。这样一来,他们就有机会将孩子未来一辈子的工资增加10倍甚至100倍。
为什么家长们总是不愿意好好学习投资,却非常强迫孩子学习呢?难道研究基金的报表和计算股票的估值比高中的数理化还要难吗?难道成功赚到1%的财产就能取决于孩子们学习的好坏吗?
在这篇文章里,我所提到的祖师爷,指的就是一些备受尊敬的价值投资专家,比如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霍华德·马克斯、塞斯·卡拉曼等人。我认为,这个不等式非常简单。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有两对家长,分别是A和B,他们各自有一名6岁的孩子,并且都即将升入小学,此外每家庭都有100万的资产。
家长A每天努力辅导孩子作业,而家长B则对孩子的作业懒得上心,专注于自己的投资。家长A把资金扔在银行每年赚2%,而家长B每年复利投资赚了15%。
在16年后,即孩子22岁大学毕业时(B的孩子也许由于没好好准备,未被大学录取,但是也已经22岁),这两家的财产差距将会有多大呢?通过简单的复利计算可以得知,家长A将会有137万元,而家长B将会有936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庭的财富差距将达到798万元。 换句话说,在两家孩子都22岁时,考虑到两家的投资年回报率差异为13%,A家庭的孩子每年需要多赚104万元,才能赶上B家庭的回报。
还未结束的是,当两家的孩子都长到30岁时,也就是实验开始24年后,两家的财富差额将会达到2,702万元(A家长拥有161万元,B家长拥有2,863万元)。这意味着A家长的孩子需要每年多赚351万元才能追赶上B家长的孩子。
显而易见的是,即使考虑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从绝对大概率的角度来看,投入时间辅导孩子做功课所产生的财务回报要远远小于将精力用于学习投资。把精力从研究中小学数理化语文外语转移到商业逻辑、企业报表、基金持仓的研究上,将赚更多的钱。
此外,以上所述的模型仍然采用了较为保守的参数进行计算。对于当今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而言,其家庭资产(其中包括房地产)往往远超过100万,而优秀的价值投资者长期的收益率常常高于15%。特别是在发展不够成熟、充满机遇的中国市场。
五百条评论涵盖了各种观点和意见。
这个模型所蕴含的道理,从一个事实就可以看出来:许多人都知道巴菲特等人的投资业绩,都知道霍华德﹒马克斯的橡树资本,都知道林奇的麦哲伦基金,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干什么的?显然,对于投资大师来说,他们财富增长的光辉,远远盖过了他们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
此外,现今的家长投资所需的基础知识真的比中小学课程简单。我曾在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工作时,同事们常说:“做股票只需要掌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不就是加减乘除吗。而债券可能稍微复杂一些,大概需要用到六年级的数学,包括平方和开方之类的内容。”
笑话虽然好笑,但如果我们思考一下今天中小学生们所面临的学科难题,理科的复杂公式和文科需要掌握的大量语法知识,就会意识到,无论是学习价值投资还是学习中学课本,从智力投入的角度来看,哪项更困难其实很难断定。
其实,巴菲特曾经在1991年于圣母大学的演讲中表示:做价值投资并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商。他强调说:“投资中最重要的不是IQ(智商),智商并不是投资中的稀缺要素。”
在这篇有趣的帖子下面,有五百多条评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投资者们是否认为从财务角度来看,他们的投资比孩子努力学习更重要呢?我花了一段时间整理了这五百多条评论,将它们分成了肯定类、反对类和分析类三大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评论吧。
大多数评论都是反对类的,而肯定类评论占比很少。
让我们先看看对这个帖子的肯定评论和反对评论。肯定评论认为这个帖子说的非常正确;而反对评论则认为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无论如何进行投资都不会赚到很多钱,而陪伴孩子做题目是更好的选择。
我在两个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看似“离经叛道”的帖子,却获得了一些肯定的评论,尽管数量不多。也许是因为我登出帖子的两个平台的粉丝素质比较高。这些肯定的评论大多认为“自己投资赚钱比让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赚钱更有效”,分析起来比较简单,正所谓“正确的道路往往非常相似”。
"我每天花1个小时培养孩子,8个小时培养自己。”“我每天花10小时自我提升,然后激励孩子以身作则。”“如果我们把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习智慧和知识,那收获将远远超过工资所带来的。”“我非常赞同,因此我经常向我的大儿子讲述价值投资和巴菲特的故事,他打算大学毕业后自己管理他的压岁钱。”
然而,这样的“肯定类”评论仍然是评论总体中的少数。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价值投资是有效的,那么它就不会再有效:价值投资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它,因此市场经常出现错误的定价”。正如其中一条评论所言:“我以为会有很多人同意这一观点,但看了大量赞同的回答后我就放心了,原来价值投资确实是少数人选择的路。”
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是属于“反对类”评论。这些评论持统一观点认为,价值投资不可能赚到多少钱,唯有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找个高薪工作才是最好的方法。
概括来看,反对价值投资的评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也反映了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价值投资的看法。然而,这些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对每一种观点进行反驳时,我都在括号里提供了相应的逻辑。
价值投资是一种被证实可以创造出可观利润的投资方法,正如巴菲特和裘国根等成功投资者所证明的那样。尽管价值投资可以有效赚钱,但为什么并不是很多人都在使用这种方法呢?主要原因在于价值投资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有些考验投资者的耐心和毅力,所以才会导致并不是很多人愿意选择这种方法。
股票市场的赚钱固然并非易事,不过一些价值投资大师往往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一点不容置疑。与此同时,正如身边有很少人能够练就散打或摔跤技艺一样,也有很少人在股市中获得成功。这一点并不能否定投资的价值,而是需要认识到投资需要经验、知识和耐心。
许多人会质疑,为什么即便投资会赚钱,还是有很多基金亏钱呢?这是否意味着基金经理不够专业?而那些聪明的人都赚不到钱,那么价值投资如何能带来收益呢?在资产管理行业,因为短视问题而导致许多聪明人没有赚到钱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投资赚不到钱。事实上,“基金不赚钱”的观点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在2021到2023年的基金熊市中,许多基金表现不佳。然而,如果延伸视角看,股票型基金总体来说还是盈利的。
价值投资能够赚钱,为什么却不多人学习呢?或许是因为这门技术和人性相左,不是因为这门技术本身没有用。这就好比规律饮食、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实际上也没几个人能做到一样。
在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之间存在一些区别,有人认为在美国进行价值投资可以获利,但在中国却难以实现。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在中国市场通过价值投资获得了盈利,比如陈光明、曹名长、裘国根等人。此外,从市场经济构成来看,中美市场之间的相似性要大于差异性,两个市场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学习和理解价值投资的技术和技巧可能会很具挑战性,但通过专注和持续的努力,你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能。不要灰心,坚持学习并应用所学的知识,你将逐渐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
这个词来源于中医术语,原意指的是通过望、听、问三种方法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后来比喻形容言辞中直截了当、一针见血,不拐弯抹角的深刻分析。
为什么即使价值投资已经被证明如此成功,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投资没用,甚至提倡把学习精力用在和孩子一起背课本和做考题上呢?分析型评论总结出了三个很好的答案。
"让别人干活总是容易的"的意思是,将任务交给他人会更容易,因为这样无需自己承担风险和责任。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会觉得面对未知领域,按照理论正确的方式投入资产是困难的。与此相反,让孩子努力学习或让别人来完成任务,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责任也应归于他人而非自己,这无疑会让人感到轻松一些。
在这些评论中,有一些经典的说法,比如:“努力了却并不成功,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放过自己。如果不努力就失败了,那只能怪自己。” 或者:“总是要求别人做到,这容易得多。因为让自己去做,可得下狠功夫。”、“自己不愿意奋斗,就能心安理得躺平,但孩子一躺平却焦虑不安。”、“有些人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聪明才智,有些人则总是后知后觉。还有一些人干脆不努力,却指望蛋自己飞起来。”、“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轻松愉快,就像有些老板见不得员工按时下班一样。”
许多家长为什么宁可带孩子做作业、也不愿意自己去努力把投资搞明白、把家庭资产管理好的原因,在这条评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看到,最常见的就是许多公司的领导,自己懒懒散散,却要求下属努力工作。
在第二个回答中,指出了惯性思维对人们的影响。许多家长在人生经历中主要学到的是“好好学习”,而不是“好好做投资、好好搞资本配置赚钱”。因此,当他们需要在“陪作业和学投资”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时,很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难以打破旧有习惯。
在这些评论中,人们普遍认为之前的教育投资在经济回报上要比现在更为可观。他们也指出人们很难改变思维习惯,对于投资这一新兴领域,人们往往持怀疑态度。此外,他们认为对于改变命运来说,传统的学习升学路径已经根深蒂固,而金融投资致富这条道路才刚刚出现。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提到了许多人存在的从众心理,认为大多数人选择让孩子好好考试,而不选择进行价值投资。作者引用了一条评论,指出了这种心理取向。
评论的深度分析,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很好地解答了“为什么投资明明更赚钱,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更喜欢把精力花在帮孩子做题应试,而不是逼自己去看报表”这个经典问题。亲爱的读者们,通过阅读这五百多条评论的分析,你是否明白为什么对于家长来说,自己学好价值投资、做好价值投资,往往能比让孩子考个高分更赚钱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6.com/2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