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近日,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西夏区十里铺村等22个村、2个乡镇评定为第二批宁夏特色旅游村镇。目前宁夏已有100个村镇入选宁夏特色旅游村镇名录。
下一步,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将会同发展改革委,指导宁夏各地在设施配套、宣传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特色旅游村镇的政策支持,发挥好特色村镇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兴庆区通贵乡司家桥村
司家桥村是以兴庆区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司家桥整洁村庄为依托,完善农业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营六大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养老疗养、旅游观光、静闭养心于一体的“三养”基地。
基地现有:特色美食、自助烧烤、农业采摘、景观水稻展示、有机高效水稻种植、宠物喂养、浑水摸鱼、农业科普、农事体验、农业科技展示、水产养殖、垂钓、休闲娱乐生活、生态养老体验等功能。
(二)灵武市崇兴镇中北村
崇兴镇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崇兴镇人民政府驻地距灵武市区6千米。辖区总面积128.43平方千米,其中灌区面积约占48%。截至2019年末,崇兴镇户籍总人口50212人。耕地面积2997亩,村委会居民955户,总人口3465人,共有10个小队,人均收入17170多元。
崇兴镇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改造原则,通过与该村48户村民集体协商,挖掘禀赋资源,依托该村1棵近三百年的古桑树、40棵近百年桑树,将原先的牛圈、羊圈等拆除,邀请艺术专家团队,根据每家每户的独特生活习惯,设计出独具一格的居住风格。通过改造,在园区内建设桑葚主题游园、景观长廊、儿童游乐园、中医药文化宣传、健身步道等设施,将观光园区打造成集游览观光、桑葚种植采摘、特色中医馆、特色农家小院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
结合村民和食客的两重需求,中北村百年桑园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承担对内和对外的双重功能,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商业发展的新型探索实践。紧密结合崇兴镇实际实施,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方式,承租闲置房屋,并引进返乡创业人才,多举措打造不同于城市的餐饮商业街,让乡村的商业聚集业态更突出乡土气息和本地文化。
(三)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
长城村位于城阳乡北部,距乡政府7公里,因战国秦长城贯穿境内而过得名,总面积29.25平方公里,下辖乔区、蔺塬、乔洼、小寺、白庙、赵岭、花园、陈庄、叶寨9个村民小组。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和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将长城村乔渠组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被博鳌国际峰会组委会评为“中国最美乡村”;2021年按照中组部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要求,着力打造长城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程,以红色精神传承激发广党员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走出一条“红色党建+绿色发展”振兴之路。长城村红色教育基地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因伟大领袖毛泽东于1935年10月8日晚在此宿营而得名,2012年7月,被自治区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区级国防教育基地。
(四)贺兰县立岗镇星光村
星光村位于金京公路南侧,在册人口1691人,共626户,常住人口343人。星光生态村位置优越,四周围田,环境清幽,保留了浓厚的乡村文化元素和气息,村内有文化墙、非遗文化馆、廉洁警示教育基地、党建多功能厅、萌宠乐园等参观地点,先后获得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示范村、银川市一二三产融合示范村、银川市优秀文化服务站点、贺兰县精神文明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星光生态村目前打造46个以“12星座”“24节气”等为主题的康养民宿,已改造完成16户,正在改造12户,后续跟进18户,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增收190余万元,“贺兰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成功落户星光村,昔日“空心村”成为“明星村”,先后获得了银川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宁夏十大观星旅游目的地、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示范村等称号。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星光村也在探索“社区支持绿色农业”、“农村支持城市健康生活”、“村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
未来也将打造6000亩绿色优质粮食基地、有机胚芽米加工、包装厂、生态土猪养殖场、黑山羊养殖场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为老百姓的美好、幸福生活不懈奋斗。
(五)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
小马庄村位于固原市原州区西南1.5公里处,北临固原市西南新区,东靠南关街道办羊坊社区,西临本镇寇庄村,南接本镇双泉村,地处固原市郊区,土地面积6.40平方公里,耕地6358.9亩,户籍人口共684户2049人,其中常住人口共575户1757人;外来户48户185人,小微企业39家。
自然资源,小马庄村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浓厚,自然风光与故居、田园等人文景色相互衬托,巧妙结合,置身其中既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优美,又能感触到历史的脉络。村域境内地势多样,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有良好的气候环境条件,适合发展高效示范农业。村内现状生态环境较好,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瓜果蔬菜等。
历史资源,固原北朝隋唐墓地位于本村,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墓葬群1982年至2004年共发掘北周及隋唐时期墓葬50余座,其中包括李贤、大将军田弘及粟特人史姓墓葬6座。2008年被列为中国与中亚五国政府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捆绑申报点,固原北朝隋唐墓地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天然的乡村旅游景点。
本村现有农家乐(秦家大院)、柳泉山庄、柳沟生态休闲山庄等。2020年均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018年被宁夏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宁夏休闲农业协会评为三星级‘宁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
(六)海原县关桥乡方堡村
方堡村位于海原县贺堡河流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6公里,海同高速穿境而过。方堡村是贺堡河梨园风情区节点之一,种植香水梨的历史近200年,有百年历史梨树百余棵,产出的香水梨色、香、味独特,清凉爽口,深得区内外各地客商的亲睐,当地的香水梨特色产业已经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下游连接石峡口水库万亩红柳林,春夏红柳林郁郁葱葱,秋日红叶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近年来,方堡村依托天然的自然风光和特色香水梨优势,通过成功举办三届“关桥梨花节”,不断加快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将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增加收入、脱贫增收。作为全县乡村旅游产业的亮丽品牌,方堡村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欢迎,每年都吸引大量域内外游客来此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田园乐趣。
一是打造特色“山水游”:方堡村梨花谷已建成观景台、廊亭、购物商店、小吃摊等,配备旅游厕所、路灯、垃圾桶等设施,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坚守生态底线,变山水资源为经济效益,争取启动方堡村梨花谷二期建设,对流经方堡村7公里的麻春河和“曲湾河”黄金水道进行重点开发,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
二是打造特色“农家游”:通过深入挖掘方堡村山水生态、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旅游资源价值,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大力开发田园观光、采摘垂钓、民俗体验、乡村康养、民俗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休闲乡村。着力扶持发展一批星级农家乐,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景观带,使观光游与体验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质量与品位快速提升。
三是打造特色“采摘游”:借助“关桥梨花节”品牌效应,春日梨花盛开时节,举办旅游节事活动,吸引周边游客赏梨花、品美食、游方堡。秋日香水梨成熟之际,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吸引游客前往参与采摘果实和香水梨产品加工体验,体验农民的辛劳,享受丰收和亲自制作的乐趣,寓教于乐。
近年来,方堡村通过人居环境政治、基础设施建设、香水梨产业壮大,旅游发展已具雏形,群众通过旅游业发展增收致富。已建成的香水梨加工合作社、体育健身设施、民宿、百年梨园等已吸引了区内外众多游客。
(七)西夏区兴泾镇十里铺村
十里铺村地处兴泾镇最北端,紧邻银川南环高速与文昌街交叉口,现有村民328户1271人,回族人口占比98%。村民大部分是由南部山区泾源县搬迁而来,少部分是“7省11县”自发移民。村域总面积15309亩,其中产业发展及园区建设用地面积14889亩,保留庄点面积640亩,建有农民新居301座。
村民收入来源以劳务输出、养殖、运输、小商铺、餐饮为主,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2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近年来,先后荣获“自治区人居环境示范村”“银川市村集体经济壮大先进党组织”“银川市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十里铺村始终坚持“党建带村惠民生、文化强村润民心、生态立村转民风、产业兴村促民富”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品牌+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实施十里铺村及设施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十里铺村渔菜共生、商业街区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努力打造红色堡垒旗帜美、产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民族团结和谐美的“六美十里”。
(八)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
永兴村位于贺兰县东北部,距离县城23公里,东临黄河,西邻立岗镇通义村,南接京星农牧场,北邻立岗镇永华村和民乐村,滨河大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近年来,永兴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美丽村庄建设。经过多年摸索和实验,现在已经发展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流转土地3846亩发展稻田养蟹项目,通过农业生产与旅游产协调发展的模式,缓解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抬升、价格不断下滑的双重挤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焕发农业农村经济新的活力,最终实现永兴村旅游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长远目标。
花田香蟹主题公园的建设将全面实现“以水定产”的总体要求,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蟹”文化的主题挖掘,结合黄河、稻田、村落文化元素,围绕看花海稻田、品生态河蟹、食有机稻米、住黄河小院的主题特点,打造“米小蟹”创意景观,新增印象黄河稻田漂流体验项目等,挖掘优势产业下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通过产业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渗透,联动发展,形成以“一三互动、二三互送、三三互融”的差异化产业发展格局,将项目地打造成为黄河金岸精品主题旅游示范村落。
(九)西吉县将台堡镇明台村
明台村位于西吉县城东南30公里处,将台堡镇政府所在地,国道566线、省道202线贯穿而过,交通便利。村域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66亩,退耕面积2630亩。有8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155户3636人,常住人口801户3097人。
旅游要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昭襄王在此筑台建堡,战国秦长城由此东折延伸,汉武帝刘彻曾来此巡视边防,唐太宗李世民曾到此察视马牧,菜园子文化、农耕文化、马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传统光荣,红色薪火赓续。中央红军陕甘支队长征途径此地;西方野战军西征驻跸40多个昼夜;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这里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将台堡,冒雨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了三军会师纪念馆,并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
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培育餐饮、住宿企业。依托本村种植养殖合作社,培育采摘园1处。沿葫芦河打造冷凉蔬菜基地1000亩,打造红梅杏园与生态示范林1000亩。
(十)青铜峡市陈袁滩镇唐滩村
陈袁滩镇唐滩村位于青铜峡市东北方向,东靠滨河路,南靠大沽铁路,西至罗家河,北至罗家河。2021年以来,唐滩村围绕打造黄河金岸服务业文旅融合精品区,以青铜峡市“三带一长廊”发展格局为统领,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依托水系林网、庄点农户等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唐滩渔村”示范点,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211元,增长11.5%,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
近年来,唐滩村以“垂钓休闲娱乐、民宿生态体验”为主题,建设产业运营两大板块。一是休闲垂钓板块,综合服务面积280亩,涵盖垂钓中心140亩、儿童娱乐500平米,配套安装小型游乐设施和中型拓展训练设备11套,遮阴长廊260米,围栏211米,蘑菇亭10个,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垂钓服务,同时满足家庭游玩整体需求。二是生态民宿板块,以现有庄点庭院为基础,改造农宅外墙及围墙8000平米,硬化道路3000平米,安装路灯160盏,安装景观门楼18户、景观小品10组。建成“渔村人家”农家乐1家、“四喜小院、喜杨苑、静香园”民宿3家,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每天可吸引游客500人以上,最高可容纳1000人到此旅游。
(十一)原州区官厅镇乔洼村
乔洼村位于固原市区以北,距市区大约3公里,属于近郊村。机场、火车站、国道均在乔洼村3公里范围之内,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4个自然村,种植以冷凉蔬果为主,日光温室大棚145栋,经果林基地450亩,已挂牌农家乐2家,具有民俗特色文化大院1家。
乔洼村旅游资源丰富两园一路一河一带:两园:秦长城遗址文化园,沈家河民俗文化园;一路:固胡公路(古丝绸之路叠加效应);一河:沈家河水库湿地旅游景区(清水河叠加效应),东岳山森林公园及儒释道文化旅游景区,一带:乡村旅游经济带。
这四宗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均为乔洼村所拥有。其一,本村怀抱战国秦长城,可利用国家提倡的长城文化发展战略,选点建园,打造我们自己的保护观光区,拓展乡村旅游线路;其二,沈家河民俗文化村各种文化资源丰富,传承脉络清析,经几年挖掘整理,现初具规模,应尽快补充完善设施,提升看点,使之尽快产生经济社会效益;其三,固胡公路(古丝绸之路),贯通全村,交通便利,车流密集,可沿路发展东西两廊观光经济带。路西为文化长廊,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有长城文化园,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丝路客栈,历史遗址点等相互连接,延绵全域,打造成文化观光经济带和旅游渡假村。路东为农业种植长廊,以特色农业种植、蔬果种植、采摘体验等相互交织,打造成特色农业观光经济带。东西两廊建构均可结合环境整治项目进行,除治理环境整洁外,还可美化村民居住环境,推进门头装修、墙体彩绘、篱笆花园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墙建设和沿路两侧裁种四季花卉建设(没有新的规划布局,可重点装修沿路居民门头,墙体彩绘,篱笆花园建设),并结合精神文明村建设目标(经过去几年努力,现已基本具备申报精神文明村条件),全方位实现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计划。
其四,充分利用沈家河与清水河现有叠加治理环境,可发展水面、河流经济(在不影响环境污染情况下),包括鸟类繁殖,水产养殖,休闲垂钓等项目。以上“两园一路一河"发展思路,可全面规划布局,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并在特定区域布设旅游线路,跟进娱乐、餐饮等服务功能,争取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一处在西北乃至全国有特色的旅游度假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名牌村。
(十二)金凤区良田镇植物园村
良田镇植物园村位于银川市西南部,距银川市中心约13公里,北靠南环高速,南接良田镇园林村,西邻银川林场,东与永宁县毗邻,村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村辖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339户4993人,常住人口1285户4820人。
近年来,植物园村按照四大提升行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银川市近郊优势,高标准打造“数字农旅小镇,实施“草莓小镇”数字化示范园区建设,实现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打造“特色网红美食街区”及中央大道特色农家乐一条街,发展乡村特色休闲餐饮产业;打造“数字乡村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实施银兴路高架桥至桑园沟段修复,打造“乡村景观绿道”;配套打造“示范型基层党群活动服务站”“良田镇旅游集散和推介中心”“村居中医馆”“百姓之家”“标准化劳务工作站”“植物园农技推广中心”等惠民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围绕“固本强基、脱贫巩固、优势产业、生态经济、富民增收、乡村治理”六大发展方向,着力在培育壮大产业、提高群众收入、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党的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等方面提质增效,全面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十三)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鸣钟村
鸣钟村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西侧,系上世纪80年代吊庄移民村,辖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44户758人,常住人口195户394人,耕地面积2336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万元。近年来,鸣钟村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按照“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率先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三村一域”乡村旅游规划为蓝图,整合特色资源,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优质品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鸣钟村按照“田园特色、乡土风情、宜居宜业”的思路,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完善村域旅游链条,将鸣钟村发展成鸣沙村—沙坡头村重要连接点,促进三村农商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居目的地,形成吃、住、游一体化乡村旅游新格局。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宅围墙、维修改造道路、新建旅游卫生厕所、文化长廊及村门标识,修剪间伐果园500余亩,着力打造集研学体验、餐饮住宿、游览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2022年,鸣钟村以发展业态为核心,以项目建设、村民参与为重点,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不断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水平。目前已完成鸣沙三村乡村旅游建设、鸣钟村乡村振兴等项目初设和评审,总投资约4000万元,村集体流转土地260亩,租赁空置房屋9户,打造星空研学基地、萌宠乐园、房车营地、乡村风情特色街等,全力助推“四大提升行动”再上新台阶。
(十四)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
掌政镇五渡桥村地处平原地带,离兴庆市区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兴庆路自我辖区横贯东西,连通石油城至滨河大道、北京路东延伸段,直达水洞沟、黄河军事博物馆和黄沙古渡。辖区内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辖区总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25.08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常住户546户2455人,流动人口121人,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1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68万元,被评为兴庆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兴庆区优秀妇女组织,2021年被评定为四星级党组织。
2021年,五渡桥村申请专项资金建成了掌政镇游客集散中心,我们将以招商旅行社形式,发展周边一日游活动,带动辖区特色餐饮,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一日游。
利用独特的地理和交通优势,依托兴庆区育苗中心、五渡空间、五渡桥特色驴肉等休闲采摘和特色美食产业,打造具有明显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旅游品质优良、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的农村旅游新干线。依托掌政镇“全域旅游”资源,结合临近村旅游热点,积极打造涵盖共享种植、观光采摘、美食品尝、温泉度假等全系列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十五)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
峡口镇任桥村地处青铜峡市峡口镇东北部,吴青公路横穿而过,紧靠峡口镇政府、董府,辖区有4个村民小组7个网格,943户3024人,土地面积3200亩,耕地面积1895亩,土地流转18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260元。
近年来,任桥村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乡村战略实施,聚焦打造“商业大镇”目标,突出“传承乡味,留住乡愁”这一主题,规划建设“峡口味集”,丰富和培育餐饮业态。“峡口味集”项目以“味觉集市”和“鲜物集市”为主要功能分区,整合“丽娟”秘制麻辣烫、“阿莲“苏氏特色羊杂等地域美食资源,配套建设农特集市、民俗展示、乡野游园、田园采摘等乡村休闲体验项目,扩大客户人群对新鲜农产品、周末休闲旅游的进一步需求,在乡村内构建复合型功能的公共商业空间,将“峡口味集”打造成为新的美食打卡地、城郊生活圈,让纷至音来的游客充分感受“舌尖上的峡口味道。
(十六)同心县张家塬乡折腰沟村
折腰沟村隶属同心县张家塬乡,距县城70公里,距乡政府18公里,东接文化第一村汪家塬村、北邻古城预旺镇,闻名遐迩的莲花山坐落于此,银昆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021年,张家塬乡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塑造“旱塬秘境”文旅新品牌,着力打造教育、文化、娱乐、产业、服务五大板块,深入挖掘“远”资源、用好“远”文化、做足“远”文章。
同时依托生态、红色、民俗、非遗等文化底蕴,认真践行“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的发展理念,开办莲花山庄特色窑洞宾馆,形成了“游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窑、睡乡村炕”的特色旅游风格。建设八大奇景,即:深谷惊鸿、七彩白雾、鱼跃龙门、父子出征、动静教学、万象来袭、一红映山、龙凤呈祥;打造七个最美,即:最美赛车场、最美坦克沟、最美教育馆、最美观景台,最美列车厢、最美村酒馆、最美红军路。依托莲花山有力地形,借助红军西征第一面红旗、韬略亭、四史教育馆等景观小品,着力打造旱塬上的最美“彩虹村”。先后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万象台”“真人CS基地”等景点近20个。建设旱塬秘境温泉酒店、四史教育馆、手工杂粮坊、窑洞宾馆,实施折腰沟沟道治理、村庄绿化、深坑赛道等项目,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设立火车烧烤专区、火车火锅专区、火车茶社专区,着力将折腰沟村打造成为宁夏乡村旅游的新向往地。
(十七)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
凤岭乡于河村位于隆德县西南,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83户1438人,距县城30公里,地处六盘山西麓,紧靠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朱庄河自东向西流经境内,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于河村文脉醇厚、风景优美、植被茂密、生态保护良好、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是人们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的好去处。
于河村依托优质的旱做农业和文化大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资1000万元打造魏氏砖雕传承保护基地,建设魏氏砖雕产品体验制作车间,配套生产制作设施,承接开展技术培训、手工艺品制作竞赛、亲子体验游等活动,开发新产品300余种,年营业额突破700万元。抓住银川、固原等地区教育、培训机构及旅游社团组织开展夏令营、旅游体验、文化艺术培训等活动契机,为游客提供体验制作、集中烧制、礼品邮寄服务,不断拓宽魏氏砖雕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游客。
截止目前,于河村已改造农家乐10户,开发了土鸡大盘鸡、苜蓿菜、苦苦菜等20多种农家系列菜品,可同时入住200多位游客。改造装修旧学校,建成农家乐餐厅、农家KTV;新建果蔬采摘大棚、砖雕研学基地、砖雕亲子体验教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发“凤岭八珍农家菜系”:农家土暖锅、洋芋摊饼、杂粮长面等一批具有凤岭八珍品牌菜系,打造特色化、产业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游客接待中心2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150多人;3星级旅游厕所一座,120平方米;停车场500多平方米;旅游道路10公里,民俗文化展示区500多平方米,垂钓区2000多平方米。可接培训、待夏令营活动、研学游、散客、团体游、写生等。
(十八)利通区东塔寺乡干饭渠村
干饭渠村位于吴忠市城市东片区世纪大道以南,秦渠以北,交通通达度高,区位优势显著。干饭渠村在地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有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董府、明王陵、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云青寺等多元化旅游景点。近年来干饭渠村支部带头经营,立足自身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整合闲置土地,盘活资源要素,按照“一村一品”发展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和经营方式。
引导群众参与羊肚菌种植、蔬菜育苗、田间管理、订单化种植模式,拉动本村人员就业。同时干饭渠村积极推动“农业+旅游”,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发挥干饭渠生态、绿色等农业产业优势,强化旅游与农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方面融合。通过“土地流转、示范引导、能人带动、典型引路”发展模式,采取“基层党组织+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经营模式,大力实施和完善干饭渠村设施农业园,项目集乡村旅游、休闲垂钓、户外烧烤、大地长廊、亲子乐园、网络农业直播、网红打卡拍摄、智慧农业等多功能于一体,初步构想建设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乡村振兴、导师帮带”为一心,以“景观道路带,彩色沥青路上报发改委入库”、“轨道蔬菜运输带(大地长廊)”为二带,以“休闲垂钓区”、“草莓种植区”、“冷链物流区”、“农耕体验区(农耕文化插秧节,摄影大赛,秋季丰收)”为四区的点线面空间体系,形成集休闲、观光、采摘、冷藏、研学教育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田园综合体。
(十九)平罗县高仁乡八顷村
平罗县高仁乡八顷村位于高仁乡最南端,南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相邻,北与高仁乡高仁村相邻,东于内蒙古接壤,西靠黄河。土地总面积1296.69公顷,其中耕地7228亩。共有6个村民小组,604户1665人,回族1188人,满族2人,属回汉混居村。八顷村被黄河、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草原包围,生态环境优质,形成发展全域旅游的优越条件,建设五星级农家乐1个,四星级农家乐1个,二星级农家乐1个。近年来,八顷村依托草畜产业、沙漠瓜菜、黄河文化、自然环境等发展要素,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一是做好产业融合文章。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一产促三产,三产带一产”的发展模式。借助草畜产业,走农畜养殖、观赏娱乐、采摘休闲、餐饮服务的发展路径,突出沙漠、黄河两大元素,打造欣凯休闲度假庄园和蕾牧高科生态园成为别样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是开展重大节庆活动。举办生态旅游暨大漠牦牛文化节2届,推动沙漠瓜菜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扩大沙漠瓜菜和全域旅游业发展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对接新闻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发展情况、发布旅游经营主体建设情况,“线上”“线下”双重发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三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解决盛华阳光产业园入园道路硬化问题,改善道路状况。扩大各农庄的规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在蕾牧高科生态园,设置科普展示点和体育游乐设施。欣凯休闲度假山庄,内建有餐饮服务区、种植采摘区、畜禽养殖区、农事体验区、沙漠生态体验区等功能服务区。建设旅游公厕2个、骑行驿站2个。形成集休闲、娱乐、采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旅游重点村。
(二十)泾源县黄花乡羊槽村
羊槽村位于泾源县东部,距县城8公里,辖区内生态资源丰富,胭脂峡景区位于其中,距崆峒山5A级景区15公里,发展旅游产业条件优越。全村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2户2226人,2014年以来共识别贫困户141户686人,已全部脱贫退出。现有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19名,现有致富带头人25名,其中党员16名,主要产业以绿色蔬菜种植、肉牛养殖、中蜂养殖、劳务输出为主,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1元,2021年被评为“四星级”党组织。
近年来,羊槽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突出“一轴两带四区”规划,依托胭脂峡景区的区位优势,突出旅游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综合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强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围绕羊槽村特色采摘园、羊槽河休憩带、“智慧农业”,重点发展观光设施农业、采摘体验、农家乐、中蜂科技园等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拓宽农村致富道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把农村变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用发展成效体现乡村振兴的内涵和质量,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十一)中宁县新堡镇创业村
中宁县新堡镇创业村位于新堡镇政府以南,东靠109复线、京藏高速中宁出入口,南靠工业(物流)园区、南山公园、高铁站,西靠宁安镇新胜村,北靠七星渠、肖闸村,距离高速路口0.5公里、高铁站1.5公里、县城2公里。创业村辖6个村民小组、608户农户、1588人,耕地面积2446亩。
创业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孕育出形式丰富多样的“夕阳红”民间艺术,夕阳红艺术团名声享誉海内外,创业村成立业余文艺队、秧歌队、广场舞队,定期举行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在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为旅游增添了亮点。创业村以的休闲旅游文明生态观光园拥有古老的“水龙泵”、 救命的“芨芨滩”、 汉代“孙公墓”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拥有全区最美乡村公路,以及南山森林公园。还拥有传统美食特色小吃“尤素牌”羊杂碎,同时靠近中宁县物流园区、中宁县火车东站、中宁县高速出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联合社在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观光园项目的建设有效整合集体土地,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奠定经济基础;为县城周边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之地,带动市民消费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基地需长期聘用管理人员及工人,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大量周边群众就业,基地务工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增加5万元左右。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收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根据中宁县关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部署要求,我镇结合各村实际,积极制定方案,推动特色旅游村建设,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抢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带领群众走上农村城镇化、产业化的兴乡富民之路。
(二十二)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
牟荣村位于将台堡镇东北部,距镇政府1公里,葫芦河、马莲河、566国道、固将路穿村而过,战国秦长城在这里向东转折,有古堡张家嘴头堡子,马家堡子,火家堡子,长征大会师时红军大部队曾在牟荣村马家堡组村驻扎,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84.11亩,主导产业以务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为主。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05户2020人。
2008年牟荣村引进牟荣村育苗中心,建日光温室95座,主要种植各类蔬菜,培育各种蔬菜苗。
2011年佳立公司,主要用大棚培育马铃薯、原原种。
2018年引进山东水发公司,主要在山地种植2600亩黄蜜冠梨,水地建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基地实现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极大改善以山地丘壑为主的生态环境风貌的同时吸引游客采摘观赏。
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旅游村镇名单
(点击查看大图)
颖 儿丨编辑
刘 枫丨责编
网址:http://whhlyt.nx.gov.cn
投稿爆料:0951—6720808?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ndian6.com/14919.html